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第4页

(三)、学习《己亥杂诗》

1、解题,作者简介

(1)《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2)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2、朗读这首诗,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师引导理解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现多用作人才选拔。

4、感受诗人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板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悲喜交集

欣喜若狂

放歌纵酒

归心似箭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政治毫无生气

变革(选拔人才)

第五课时

(一)、导入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

(二)、学习《浣溪沙》

1、解题

  "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分上下两阕。

2、小组交流,理解词句。

(1)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这些画面渲染出一派怎样的春景?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小结: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即景抒怀)、蕴含人生的小词,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

4、指导朗读,背诵。

(三)、学习《卜算子》

1、朗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读出词长短错落而又和谐的韵律美。

  (散读--个读--齐读。)

2、揣摩词语,体会"借景抒情"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