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 锦瑟 教案2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 锦瑟 教案2第2页

  四、鉴赏内容

感受形象,体味意境,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喜欢这首诗歌的哪一句或几句,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分组讨论后,形成个人的鉴赏文字,100字左右)

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资料:

首联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此句给人以凄凉之感。颔联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虚度年华的感叹。

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典故事: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暗含怀才不遇之情;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也可以另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难言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上下衔接自然,用典工巧。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又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作者翻出新意义。"珠有泪",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石韫玉而山辉",但诗人独走蹊径: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是寄寓的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

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艺术特色:

这首诗相当典型地体现出李商隐无题诗意象的空灵优美、扑朔迷离。如"沧海月明珠有泪"两句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典故、象征、比喻三法兼用并举,不仅对仗工稳,而且造句精丽,词采斐然,月、珠、泪、日、玉、烟等字的选用,无不给人以玉润珠圆的感受。

五、情感解析

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参考资料:关于这首诗的旨意,有下面几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