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3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学案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3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学案第3页

水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入水体 富营养化,在海水中表现为赤潮,湖泊中表现为水华 净化污水 臭氧层

破坏 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光合作用受抑制 减少使用和排放氟利昂等 酸雨 煤、石油等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 破坏植被和腐蚀建筑物 减少过度排放SO2等气体 土地

荒漠化 植被破坏,草原过度放牧,森林过度砍伐 沙尘暴遮天蔽日 ①合理利用草原②部分地区退耕还草、还林、还湖等   

  2.如今的天气预报中增加了紫外线指数,提醒人们出行需要预防紫外线。这一现象主要与臭氧层破坏有关,导致这一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3.分析温室效应、酸雨问题的成因和防治。

  提示:(1)成因:植被减少(吸收CO2、SO2减少),化学燃料大量燃烧(排放CO2、SO2增多),超出了环境的自动净化能力。

  (2)防治措施:大量植树造林(增加吸收力),开发新能源,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减少排放)。

  4.渤海湾漏油事件属于海洋污染,举例说明它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提示: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鱼类不能生存等。石油覆盖海域成为死海。

  [总结升华]

生态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