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下化学第七章第2节 物质溶解的量教案(第一课时)
科粤版九下化学第七章第2节 物质溶解的量教案(第一课时)第2页

  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观察活动】

  1.添加水后,溶液中剩余的硝酸钾固体________,此时的溶液应该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溶液加热后,剩余的硝酸钾固体_________,原来的饱和溶液变成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热溶液冷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再讨论】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NaCl)和纯碱(Na2CO3),那里的农民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你知道为什么吗?

  【思考】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4、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小试牛刀】已知10℃时,100g水中能溶解KNO3140g刚好成为饱和溶液。在此温度下,20g水中加入100g的KNO3,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再加入20g的KNO3,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__,继续加入20g的KNO3,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__,溶液质量为_______g。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溶质的物质。

  m(溶液)= m(溶剂)+m(溶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温度

  2、在t℃时,要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增加溶质;④加水。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

七、板书设计

八、作业

大册本节习题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