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3页

  的静态和动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理解重点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课题导入:就"天堂"二字展开,导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目标学习:以读为导,查阅课文相关资料,围绕疑问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品味文本: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4、拓展训练: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并借助强大的网络优势,让学生通过为"鸟的天堂"做一个旅游广告的形式,让学生不但更深入理解文本,更超越文本回归生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二、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策略:

  1、整体感知,激发情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回忆引出作者的感慨;通过读出作者的感慨使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通过设疑的方法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2、品读词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语文阅读的方法,利用课件创设的情景进一步品词读句,感悟课文。这不仅体现了"双主"的教学模式,也为下面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为教学创设了情境,也作为了提供丰富资源,加工信 息的认知工具。

3、品读想像,渗透写法:创设的这些问题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而放手让学生质疑,更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