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2页

  的实践任务。

  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准确传神,生动形象;节奏明快,情深意厚;欲扬先抑,气韵贯通,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学习本文,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高其审美情趣。此外,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以及寄情于景等表达手法的学习,对学生的阅读和习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师应遵照本组训练重点的内容来安排教学。

学情分析:

  一、教师主观分析: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学习作业以及学习成绩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做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但是由于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全面。

  二、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除此之外,他们的形象思维正不断地丰富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但好奇心与求知欲依然很强。这些都使本课教学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

  三、学生的认知障碍:由于学生没有亲临过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认识,了解不多,所以很难想象作者所描绘的鸟的天堂的美丽与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其次,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榕树,对于榕树枝上又生根的特点非常好奇,因此体会榕树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学生对鸟的天堂不了解,所以他们的求知欲望才更加强烈。鉴于以上两点,我在教学中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实景,拉近学生与鸟的天堂的空间距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榕树的奇丽和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

2、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