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苏教版选修1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章末总结 学案
2018-2019学年新苏教版选修1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章末总结 学案第2页



一、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与无菌操作技术

1.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

(1)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是混杂在一起的,因此分离获得纯培养物的基本原理是:首先采用一定方法将单个的细胞与其他细胞分离开,进而提供细胞合适的营养和条件,使其生长成为可见的群体。

(2)微生物的分散主要采用稀释的方法,而固体培养基能够使分散的细胞固着于一定的位置,与其他的细胞分离,从而生长成为一个单细胞来源的群体即纯培养物。

①平板划线法:将合适的无菌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却后制备成平板。平板划线法中细胞的分离和稀释过程发生在接种环在固体平板表面上的划线和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单个细胞在培养基表面生长的后代就是纯培养物。

②涂布平板法:该法用在将细胞接种到培养基之前,通过液体稀释的方法分散细胞,最常用的液体稀释方法为10倍系列稀释,随着稀释程度的增大,单位体积中的微生物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得以分散。然后,将灭完菌冷却到45~50 ℃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却形成平板,然后选择细胞得以分散的合适稀释度的菌悬液加到平板中央,以玻璃涂布器将之均匀地涂布于整个平板上培养即可。

2.无菌操作要求

(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例1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

(3)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