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八)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八)第3页

时态助词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动作的时态。如:我读过这本书。这里"过"表示动作完成。而"我读着这本书",这里"着"则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一字之差,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则完全不同。

(3)介词

介词不能独立运用,必须结合代词、名词,以介宾词组的形式出现在文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因此要注意其与句中各成分的搭配问题。

例如:台北地区初中的模拟试题,是由各初中依地域或其他因素分成的若干组群中的相关学校老师轮流出题后,再从不同出版社印刷。这里的"从"应改为"由","由不同出版社印刷",这样搭配才合乎习惯。

(4)副词

副词使用的合理性原则往往和逻辑思维有关。比如范围副词的使用,是用"有一些"还是"全部","许多"还是"绝大多数",该不该使用限制范围的副词,都需要用逻辑思维来指导自己。程度副词的运用也如此。

2.归纳辨析角度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诚然,你的意见是对的"。

(2)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使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①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如"小王对我笑了笑""我们对你完全信任"。②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老师对我们好极了"。

③"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如"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作出安排的"。"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既......又......"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连......也......"等;表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

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尽管......却......"等;表假设关系的"如果......就......""即使......也......""倘若......便......"等;表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等;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既然......那么......"等。

(4)从表达关系的角度辨析。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只要"与"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所强调的是必要条件。

(5)从语气的角度辨析。主要指语气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

3.辨析方法集锦

(1)造句法

当有些虚词在意义和用法上比较模糊时,用它们各造一个句子,那么其意义和用法就会一目了然。如表选择关系的几组关联词的区别,可造句如下:

①不是老于户牖,就是战死沙场。

②与其老于户牖,不如战死沙场。

③我宁可战死沙场,也决不老于户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