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2)-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教材精创】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2)-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2页



(一)引入新课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童年,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巨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科学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二) 讲授新课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师讲授:首先,我们来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批判者,表达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

  探究与分享一: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探究与分享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结论一:

  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开始摆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纯粹虚构的幻想,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

  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

  教师讲授: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未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反对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