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第2页

  1、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情况:

  (1)学生对写景文章并不陌生,以前也学习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2)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

  2、学习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观看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朗读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

  3、预习作业:

  (1)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试着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一文,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的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第一段,投影出示: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2)这里是观潮的好地方。

   请大家读后说说"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2、江潮还没有来,作者看到了什么?大家轻声读第二段,然后同桌互说。

  3、潮来时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随看录像细细观赏一番,不过要边看边听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4、请找出写潮来时的景象主要在哪几个自然段?(3、4自然段)

  5、找出具体描写潮水变化的句子。同桌交流。

  出示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出示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

   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引导:终于看到潮了,大家会是什么表现?

   (有的跳,有的叫,有的挥舞着手臂在呼喊),用一个词形容"人声鼎沸"

  出示3: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出示4: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

   "水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引导读好句子,感受到潮来时的雄伟、壮观的场面。

  6、比较句子,说一说逐步添上的词语有什么作用?(投影显示)

  (1)浪潮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2)浪潮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3)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4)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

  (5)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①意思已完整,②写出了颜色,③突出了数量,④刻画出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它开阔,横贯江面,它势猛,有进无退,所以先呈线状,后呈墙状,至此则呈"万马并进"状。⑤写声势大,前面"千万匹"也写声势,但写的是客观的实景,这里则写主观感受。)

  7、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句,初步感受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请大家完整地读这两段话,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由远及近地观察,按时间的推移和位置的变化,抓住潮的声音和形状的变化来描写的。

  8、多媒体再放大潮来时的录像,朗读课文。

  三、积累词句,尝试运用

  今天,我去钱塘江观潮,潮来前,江面上( )。当朝来时,却一浪一浪( )

  ,潮水声犹如( )。

  四、畅谈感受

  1、学生自由谈谈看了大潮录像的感受?

  2、学生自由谈谈学到了什么新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