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语文必修5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语文必修5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追求的样子)也。虽然(即使这样),犹有未树(树立)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轻快的样子)善也,旬有(通"又")五日而后反。彼于致(追求)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凭借)者也。若夫乘(顺应)天地之正(法则),而御(驾驭)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何)乎待(凭借)哉?故曰:至人(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无己,神人(神明的人)无功,圣人(圣哲之人)无名。

  请给本段划分层次,概括文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段由上文论述自然界转到人世间,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开头至"若夫"前,指出三类人均达不到"逍遥"的境界;第二层指出"逍遥"的含义及三种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相应的内容。

答案 ①鹏鸟南飞有所待 ②小年不及大年 ③修养不够 ④列子有所待--尚待风力 ⑤神人无功 ⑥圣人无名

微任务活动一 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背驮着青天,没有什么阻碍它,然后才能计划向南飞。(得分点:"莫之夭阏"句式,"南"活用,句意对)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而且世人都称赞他(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奋勉,整个社会上的人都责难他,也不会使他更加沮丧,他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止。(得分点:"举""誉""加""劝""非""沮""定""辩",句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