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优质课《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
人教版生物优质课《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第3页

的内容。

有关这一节的内容,还可以到学校医务室了解急救的要点。

五、教学过程

假设有人溺水了,恰巧你在事故现场,如果让人对溺水者进行急救,你能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其求助吗?

(学生讨论,可能会出现各种说法)

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各种办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急救的方法,有些方法同学们刚才提出来了,但说的并不是很恰当,希望通过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出其合适的方法。

首先是"120"紧急呼救,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对病人来讲时间尤为重要,千万不能耽搁,否则就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假设,现在有一同学在教室里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晕倒,昏迷不醒,让你去打"120"急救电话,你会怎样拨打?

(请3个同学即兴表演)

刚才这几位同学在表演时都注意到了打"120"时应注意的问题,语言表达要简洁流畅,并准确的说出事发地点、病人的症状,能够让别人很快听明白。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首先拨打"120"电话,在等医生到来的时间里可以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进行急救。

怎样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同学们可能知道这两种方法,但不一定能够清楚其中的注意事项,请小组内同学结合课本图文讨论,说出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做法。

人工呼吸最常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实质上就是被动的使病人的肺进行舒张和收缩。因此要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首先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第二、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证呼吸道通畅。第三、救护者一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吹气完后,要松开病人的鼻孔,救护者的嘴离开,每分钟大约进行15-20次,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病人自行呼吸。

事实上有些病人往往心脏也停止了跳动,因此在做人工呼吸时,也要对病人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救护者双手重叠,用力迅速地挤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cm,然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大约进行70-80下。此法在医院里医生常用心脏起搏器,实质就是帮助病人的心脏恢复其自动节律性收缩,我们进行救护时发现病人的颈脉有搏动,并且脸色较为红润,能自主呼吸时,证明抢救有效。

学生练习:

在生活中,有时可能会造成体表受伤,发生流血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出血多少来决定是否送医院救护,不管怎样,我们都应先采取措施。那我们就应该先了解有关出血的常识,出血可以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两种情况。内出血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不易诊断,应该立即送医院救治,外出血指体表出血,一般可分为三种: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三种。

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有关特点。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血流速度较快,管腔大。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相对慢些,管腔大。毛细血管非常细,血流速度非常慢。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现在有人前臂某血管出血,汩汩地流出了,大量鲜红的血液,请你诊断,他是哪种血管出血,利用止血带应扎住伤口的上方还是下方?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

根据流出大量鲜红的血液可以判断,应该是动脉出血而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向全身各处运送的血管。说明此伤口流出的血液是从伤口上方流向伤口下方,因此应该在伤口的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