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5课《滕王阁序》精品教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5课《滕王阁序》精品教案第3页

  本节课我们以滕王阁为中心,理解了本文的结构特点,结合注释理解了内容大意,了解了课文涉及的典故;还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等。下课后要进一步阅读课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背诵课文二至三段,进一步熟悉本文涉及的典故。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背诵课文二至三段,理解典故,积累语言与材料,体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㈠设置情景。

  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 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

  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㈡提出目标

  《滕王阁序》至今镌刻在南昌滕王阁的前壁上,在唐代即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历来论者所激赏。

  《滕王阁序》成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典故,增加了思想文化内涵。今天我们要通过深入理解典故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并积累典故与名言,还要通过背诵体会骈文的特点,和进一步加对课文的理解。

  二、探索生趣

  ㈠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第一段,体验骈文的特点,找出文中的典故并加以理解。

  1.文中运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有怎样的含义?

  徐孺下陈蕃之榻。后以此形容对贤人高士的礼遇,也用以形容对贤能之人的器重,或指对宾客的礼遇。

  2.作者运用这些典故有何作用?

  作者运用这个典故在于证明南昌是"人杰地灵"的。作者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陈蕃的礼贤下士是用来陪衬徐孺的。

  ㈡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段,体验骈文的特点,理清思路,结合注释加深理解,理解名句。

  1.思路

时间--地点--阁王阁--阁王阁的环境

  2.背诵课文,体会骈文特点

  边指导学生背诵,边指导学生理解。

  ㈢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段,体验骈文的特点,找出文中的典故并加以理解。

1.文中运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有怎样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