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浙科版选修1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学案
2018-2019学年 浙科版选修1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学案第2页

(4)将盛有4.5 mL蒸馏水的5支有塞试管灭菌后待用。

(5)在250 mL三角瓶中装入99 mL蒸馏水,用封口膜盖上,灭菌后待用。

(6)土样1 g(从有哺乳动物排泄物的地方取得)。

1.为什么要用琼脂糖代替琼脂配制固体培养基?

答案 琼脂是未被纯化的混合物,内含一定量的含氮化合物。如果用琼脂固化培养基,会为细菌提供一定量的非尿素类氮源,这样会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产生大量非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不利于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筛选,故而用经纯化的琼脂糖而不用琼脂做固化剂。

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所用培养基为尿素固体培养基。在该培养基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的是葡萄糖,提供氮源的是尿素,琼脂糖的作用是凝固剂。

3.微生物要利用尿素需要分泌脲酶,不能分泌脲酶的微生物不能利用尿素。据此该培养基对微生物具有选择作用,其选择机制是只有能够分泌脲酶从而以尿素作为氮源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

4.有脲酶的细菌在生态系统稳态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如果土壤中有许多尿素,在自然界较高温度下会被水解,水解后的氨使土壤变成碱性,氨与其他阴离子物质如SO、CO、NO等形成化合物,则会使土壤板结。有脲酶的细菌使植物废弃物和动物尸体降解,并利用了所形成的氨,有利于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5.酸碱指示剂是用来指示反应前后的酸碱性变化的。尿素在被脲酶作用前是中性的,而作用后产生了NH3,变成了碱性,本实验使用酚红作为指示剂,在酸性情况下呈黄色,碱性情况下呈红色,变色范围是pH6.4~8.2。培养后,由于细菌产生的脲酶向周围扩散,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产生的氨使培养基变碱性,于是酚红由黄色变成红色,这就表明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分泌了脲酶并分解了尿素。圆形红色区域愈大,表明这种菌利用尿素的能力愈强。

1.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

A.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B.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

C.固氮细菌、霉菌、放线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答案 C

解析 固氮细菌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但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