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2 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2 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学案第2页

二、阅读能力培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5~6题。

虞 美 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请分析词中"春花秋月""朱颜改"的含义及其寄寓的感情。

参考答案:"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无心欣赏,讨厌它的无尽无休;"朱颜改"的"朱颜"即红颜,是少女的代称,这里含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寄寓了词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6.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备受称道?

参考答案:这两句运用了夸张、设问和比喻的手法,用春水喻愁情,形象地写出了愁的绵长和深沉,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

关 河 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①,云深无雁影②。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寒声: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②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7.从上、下两片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抓住词作中表现时间变化的重要词语,如"渐向暝""更深人去""夜永"等。

参考答案: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8.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注意分析词作中景物的特点以及借此渲染的情调,同时注意理解词作中的一些词语,如"凄冷""伫听寒声""孤灯"等。

参考答案: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9~10题。

阁  夜

[清]梁佩兰

百寻古阁郡城东,帘卷前山一角风。

   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无影月临空。

   群生静息鸿蒙①里,秋气森归耳目中。

   不是夜深能独醒,海门谁见日初红?

注①鸿蒙:此处指朦胧的夜色。

9."哀壑有光星在底"一句所写画面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清幽。在夜色笼罩下,山谷本来幽黑难辨,略显凄清,但慢慢地,点点星光衬出了它依稀的身影。山下小河也因星星倒映而粼光闪烁,于是画面显出了与凄清不同的清幽。

10.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尾联写出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否则怎么能看得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呢?作者用反问手法强调了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表现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情感。

三、表达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