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第4课:海燕》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第4课:海燕》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品味探究

(时长:15分钟)

教学内容: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教师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2、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师生共同评析。

学生活动: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

2、配合老师共同明确: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 "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形象和作者感情。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既尊重学生对海燕形象的感性认识,又结合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海燕的特定内涵。

通过朗读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感知,展现自我。

深入理解

(时长:15分钟)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总结自己在文中所勾画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着重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增强文章语言抒情性色彩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复品读、深入分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朗诵语调的处理,共同编注朗读脚本。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与编注,善加引导。

学生活动:1、交流"海燕的宣言",深入领会海燕的内心活动。

2、精读第三个场面,探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3、与教师一起讨论朗诵语调的处理,共同编注朗读脚本。

4、学生用个人表情朗读、小组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品感情及抒情性色彩。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朗读评点。

以朗读教学贯穿始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揣摩感悟诗情、画意和理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评,评中读。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圈点批注、品味表达、片断写作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返还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读、说、写的层进训练中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