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6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6第2页

7、现在,请大家来谈一谈你读完这一首词有什么样的一种感受,整首词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景是壮阔的景,情是豪迈的情;感情的基调是激昂壮阔的)

师:非常好,这是大家对整首词一个初步的感受,那么词人是如何来表现他笔下的这种景,这般情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鉴赏品味一下。

三、鉴赏品味

(一)上阕

1、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问题一:词的开篇第一句就给我们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呢?

明确:气势磅礴、画面宏大。

问题二:从哪里看出来,你抓住了哪几个关键词?

明确:大江、淘尽、千古。不是涓涓细流,而是滚滚大江;不是一两个稀稀落落的人物,而是千古的英雄人物,可见场面之大、英雄之众。运用大气的词表现大气的景和大气的情。

②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都说,这是三国时期周瑜建功立业的赤壁,写到这里,词人本应继续追溯英雄人物的事迹,可是词人却宕开一笔,从远古之思又回到了眼前之景,那他眼前的景是什么样的?)

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提问:这样的景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呀?

明确:雄伟壮丽,波澜壮阔。词人又是怎么样来表现这种壮景的呢?

(夸张)分别从形、声、视等角度结合起来写,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

2、总结:上阕词人用一种泼墨式的大手笔,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浑、壮阔、磅礴的赤壁之景。

3、面对如此之景,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朗读呢?(齐读)

明确:节奏、停顿

(二)下阕

1、在这如画的江山中,词人怀念起了谁?

明确:周瑜

2、通过哪两个字,词人又把我们思绪从眼前之景拉回到遥远的三国时期?

明确:遥想

3、那么通过"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为我们塑造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①称呼:公瑾、周郎(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