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学案第2页

  ②内容: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学说,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强调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理论。

  ③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讲重点 比较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

先秦之儒 董仲舒之儒 著作 《论语》 《春秋繁露》 理论基础 仁 天人感应 思想来源 儒学 儒学、阴阳、黄老、法家 与统治者关系 批判时政 维护专制集权政治   (3)新儒学的评价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②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③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析规律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差异及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视,秦朝遭遇"焚书坑儒"的厄运,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的独尊地位。

  影响儒家思想地位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自身思想变化。

  【例2】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

  点拨:董仲舒思想中,体现"神学化""宗教化""教主化"的只有B项。A、C两项是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服务的;D项是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

  答案:B

  

  3.董仲舒的新儒学

内容 评价 积极 消极 "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是文化专制政策,具有唯心主义色彩,禁锢了思想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起到限制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作用 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三纲五常" 去除其中的封建成分,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孝道"注入社会主义道德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充满封建意识,本质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例3-1】 2009年7月,发生了一次两千多年来最壮观的日全食。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联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无为而治

  点拨: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基础即为"天人感应",包含"天谴论",即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西汉时期皇帝"下罪己诏"的举动正是这一思想的反映。

  答案:C

  【例3-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密切结合 B.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C.促进了民族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 D.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