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修改苏联宪法中关于"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是苏联政治体系、国家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核心"的条文。修改这一条文的目的是取消一党制,向政治多元化,多党制过渡。于是,各种政党和政治派别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到苏共解散时已有500多个形形色色的政党、6万多个"非官方组织"。

  教师提问:戈尔巴乔夫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哪里?成效如何?

  学生1回答:戈尔巴乔夫首先在经济方面改革,结果失败,造成经济的混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学生2回答: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直到1988年,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2.教师提问:后来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哪里?表现如何?

  学生1回答:后来又转到政治领域。

  表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3.教师提问:阅读课本第85页正文及"相关史事"回答东欧改革的背景有哪些?成效如何?

  学生1回答: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

  学生2回答: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4.教师提问: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1回答: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学生2回答:受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

  师生归纳: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教师引导: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没有成功,在经济混乱的情况下,主观地把改革转向政治方面,想通过政治改革来促进经济改革,结果政治改革导致国内局势更加混乱,苏联解体趋势加强。1991年8月19日,八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即"八一九事件"。

  5.教师提问:苏共高级官员发动"八一九事件"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此事件对苏联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回答:目的:阻止苏联解体。没有达到目的。影响:"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6.教师提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组织全体同学讨论。总结时,可以适当补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指出"八一九事件"是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事变后叶利钦掌握控制了全局,但它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一分为15个国家,其中俄罗斯最大)

  师生归纳: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趁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

  教师总结: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战后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材料拓展:苏俄-苏联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