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北师大版《4.7可爱的小猫 》教学设计教案(六下数学)
免费下载北师大版《4.7可爱的小猫 》教学设计教案(六下数学)第2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应用数对中数的扩大或缩小,完成图像的放大或缩小。

难点:能根据图形数对的变化规律,把具体图形变形,会用数对设计出新的图形

五、说教学过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体验,并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课前以复习回顾引入新课: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回想一下,怎样放大或缩小,才能使得到的图形像原来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引入这节课主题:研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合作探究,实践活动

实践证明熟悉的情境、感兴趣的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所以我采用故事引入:

有一只猫妈妈生了四只小猫,它们的名字分别叫乐乐、天天、晶晶、欢欢。有一天发生了意外,天天、晶晶、欢欢与猫妈妈失散了,猫妈妈的身边只剩下乐乐,猫妈妈非常想念失散的三只小猫,可是猫妈妈老得已记不起它们的样了,今天我们就来跟据乐乐的轮廓帮助猫妈妈画出另外三只小猫的长相。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入,吸引学生,让学生带着猫妈妈的愿望完成接下来的活动。

新课标指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身边物体长度观念,我设置四个活动:

活动1:填写小猫乐乐的轮廓图(课件出示)

首先我让学生尝试说一说自己对乐乐轮廓图点的"数对"理解,再分别把表示点E、F、G、H、I、J的数对填入相应的空格,然后与同桌分别说说各个数对所表示的意义。最后进行全班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与同桌交流说一说,巩固数对的认识和运用。

活动2:探究规律,填写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首先明确任务要求: 独立思考,发现规律,写出其余的数对,并填在表格里。然后和同桌说说你发现天天和乐乐的数对有什么规律?晶晶和乐乐的数对又有什么规律?欢欢和乐乐的数对呢?然后小组讨论规律,最后全班反馈,校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概括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校对表格后,让学生猜想一下天天、晶晶和欢欢的轮廓图谁和乐乐更像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让学生带着猜测进行下一个活动。

活动3:动手操作画出三只小猫的轮廓。

(1)明确小组分工,2个人画天天、2个人画晶晶、2个人画欢欢,独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