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案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案第2页

(三)地位分析:本节是必修Ⅱ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一节。本单元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线,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介绍了毛泽东时代即计划经济时代和邓小平开启的新时代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从内容上分析充分说明了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后来邓小平时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做铺垫;从结构上分析这一节是此单元的起始,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一)认知基础:通过初中学习,对计划经济的内容,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二)心理特征:高中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学习态度明确,自我意识趋向成熟,情感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三)能力:自主阅读与文字、口头表达有一定基础;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 理解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经验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注重收集与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的过程,诸如影视图片资料、口述史料、文献资料、旧票证等历史实物、网络资源和社会调查资料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完成学习、整合历史知识的过程,学会多种学习方法。

4. 通过对十年探索史的讲解与分析,正确总结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中国现代史最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学生认识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