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学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学案)第3页

 材料一 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相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于是,刘邦让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和历史上治乱的缘故。他便写下了解《新语》十二篇,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使得刘邦不得不称善。 --《史记》卷九十七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儒学成为显学的原因?

(2)诸子百家思想对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试从儒墨道法四家学派核心思想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典型例题] 2.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课堂小结】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利益 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荀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膑

【课后巩固】

1.先秦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  )

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 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

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

2.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