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桥边的老人 学案(1)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桥边的老人 学案(1)第2页

 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还有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这三部小说被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

三、课前预习。

骡车(luó ) 蹒shān( 跚 ) 嘎嘎( gā ) 脚踝(huái ) 踯躅(zhízhú)

撇下(piē  ) chà( 岔 )路 旗zhì(帜 ) 簇拥(cù ) 鬈发( quán )

赝品(yàn ) 脂粉(zhī  ) 别墅( shù ) 芜菁(wújīng ) 警tì(惕)

呆滞( zhì ) 碗橱( chú ) 箭镞(zù ) 古冢( zhǒng ) 悬而不jué(决 )都铎王朝(duó) 湛蓝(zhàn ) 鱼qí(鳍 ) 梗条(gěng ) 鸟窠( kē)

怂恿(sǒngyǒng) 干zào(燥 ) 屹立(yì ) 鸣啭(zhuàn)  纤维(xiān )

四、课文解读。阅读《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两篇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两篇小说的的叙述角度与叙述人称各自是什么?

  《桥》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崇尚简洁《墙》采用也是第一人称,全知视角。叙述追求繁复。

2.关于《桥边的老人》的对话细节,请完成《作业本》第2页第4、5两题。

3.精读《桥边的老人》,谈谈海明威的小说的艺术特色。

  海明威的小说艺术遵循"冰山"原则。

  叙述语言简约。作者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展现形象与情节,叙述客观真实,少用华丽或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尽量摒弃对环境的渲染和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这种不事渲染的素描式的叙述,却可以给人强烈视觉感受或直观的故事线索,激发读者的丰富想像,造成内心强烈的冲突。

  寓意含蓄深远。简单的对话中包含老人博大的爱心与素朴的人性,而人性的回归是人类面对罪恶的战争,自救与自赎的惟一方式;结尾"复活节"的有意提及也是呼唤人性的暗示。小说通过深刻的寓意给人以强烈的震憾。

4.《墙上的斑点》一文中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一共有几次,分别是什么?

五、课后巩固。

1.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A.《桥边的老人》用含而不露的叙事手法,令小说中的对话充满了弦外之音。

B.课文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