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 学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 学案第2页

  

  (2)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烧瓶和气体必须是干燥的。

  ③氨气充满整个烧瓶。

  (3)两类常见喷泉的形成实验

  ①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或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SO2等)与水可形成喷泉。

  ②酸性气体(HCl、SO2、NO2、CO2、H2S等)与NaOH溶液也能形成喷泉。

  特别关注:①喷泉实验成功与否在于是否能形成压强差。

  ②形成喷泉的气体不一定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气体与挤入的液体发生反应使瓶中的压强减小也能形成喷泉。

  2.两种快速制取氨气的方法

  (1)加热浓氨水法。

  在试管中加入2~4 mL的浓氨水,加热即可产生氨气。如图所示:

  

  (2)浓氨水与固体强碱或生石灰混合制取氨气。

实验装置 反应原理 ①NaOH固体吸水(或CaO与水反应),减少溶剂,促进NH3放出

②NaOH溶于水放热(或CaO与水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释放出NH3 特别关注: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若将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会发生倒吸,故尾气吸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