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学案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学案第2页

  (2)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共研探究]

  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阅读教材,试以碳循环为例,思考问题。

  1.碳在自然界中以CO2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以CO2的形式存在。

  2.CO2的来源、去路

  (1)自然界中的碳元素以CO2的形式被生产者利用,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合成含碳有机物储存在生产者体内,进入生物群落。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往下传递,最终流向分解者。

  (3)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及化学燃料的燃烧都可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以CO2的形式归还大气。

  (4)如果人们不按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提示:打破碳循环平衡,使大气CO2进入生物群落过程受阻,大气中CO2的含量就会明显增多。

  3.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减缓温室效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以及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减缓温室效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发新能源,减少化学燃料的使用;二是大力植树造林,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4.使用农药DDT(难降解)的只有一小部分地区,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一现象说明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和"物质"分别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