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部编版《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
九上语文部编版《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第2页

 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四、检查预习

1、给加线字注音。  

憎恶 zēng wù 游弋 yì 俯拾 fǔ shí 即是 jí 灼晃 huǎng

附着 fùzhuó 赘 zhuì

2、解释词语的意思。

鸠占鹊巢: 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本文指事业以外的赘生物占据了事业。

李代桃僵: 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文中指事业因事业之外的赘生物而不得发展或荒废。

五、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 1-6 ):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 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1层( 7-8 ):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2层( 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3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第二课时

六、课文研读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a、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b、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c、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

2、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1-3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4-6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3、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