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我不是个好儿子 教案2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我不是个好儿子 教案2第2页

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它不仅供人观赏,花蕾叫金针,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

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二、阅读文本,整体把握

三、合作讨论(文本品读)

1、活动导引:

(1)、《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中"母亲"既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文中表现母亲的"平凡"的生活琐事有哪些?

①"我"写字的时候眼睛在不停地眨,母亲就操心"我"受苦;

②母亲为"我"和孩子缝制过冬的衣物;

③因过不惯城里的生活,母亲每次都高高兴兴来"我"家,而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

④父亲去世后,"我"寄钱给母亲,她却舍不得花,想攒起来整着给"我";

⑤"我"要她逢集赶会去买零嘴吃,她买回了许多糖,分给到她那儿的别家的孩子吃;

⑥母亲操持家里的吃穿琐碎,事无巨细,日夜操劳;

⑦平日里攒下的鸡蛋,母亲自己不舍得吃,大都用来招待来客;

⑧每年院里的梅李熟了,她总是要给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留着;

⑨"我"得病住了院,母亲悲伤得落了泪,冒着风雪来城里看"我"。

(2)作者选择的这些生活小事能承载起展现"亲情"这个厚重的主题的任务吗?请分析。

启示:善于从小处着笔,叙述日常琐事,产生无限感人的力量。

(3)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母爱"的诗歌

学生齐背孟郊的的《游子吟》。教师简述:孟郊只选择了他远行之前母亲给他密密的缝衣服这么一件小事来表达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这种母爱虽小但却伟大。

结构图解:

母亲对"我":爱                 

     平凡(9件事)               

     伟大(勤劳、善良、本分、隐忍、不求回报等) 我不是一个好儿子

"我"对母亲:爱--只能寄钱以求心安理得地工作   

2、文本在写作技巧方面有什么特点?

①情融于事,以事显情,以情动人。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些家庭生活琐事,这些琐事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深厚的母子感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

②细节真切,血肉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