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一课时)第4页

2、尝试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感受圆明园辉煌的过去,通过对比,激发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憎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完成练习填空:圆明园中,有 ,也有 ;有 ,也有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 ,还有 。园中不仅有 ,还有 。

(2)同桌交流:圆明园被称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因为 。

二、合作探究

1、交流课前收集到的介绍圆明园辉煌过去的相关文字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示搜集到的景物图片。

2、听完大家的介绍,看完这些美丽的图片,我真想说:

3、尝试背诵三、四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4、默读第五段,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资料。

(1)联系课文和有关资料,说说加点词语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对英法侵略者的野蛮强盗行径,我想说:

!

5、课文结尾"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与文字开头"

"相照应。

反复读体会这两句话,对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无比的 。

6、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然后个体展示读。

7、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

圆明园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曾经辉煌一时,但是最后却被英法联军一把大火毁于灰烬,这是为什么?与同学、父母探讨或查阅图书资料,找出其中的原因,形成自己的见解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