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3 祭十二郎文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3 祭十二郎文 学案第2页

气助词,表示揣测;④⑩人称代词"他(的),他们"。

答案:C

二、阅读能力培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②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③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 ⑤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⑥待其成,如此而已 ⑦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A.①⑤⑦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⑥⑦

答案:D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A项,介词,给/连词,和。B项,连词,表示承接,不译/连词,表并列,并且。C项,介词,把/介词,因为。D项,都为结构助词,的。

答案:D

7.下列对选文的语言特点所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写作者得到十二郎猝死的消息后内心的无穷惶惑时,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乎"字,四个"也"字,五个"矣"字,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

B.前人评韩愈和苏轼的文章有"韩潮苏海"之说,意为韩文在语言上气势很盛,如同大潮汹涌,这一特点在本文也表现得非常充分,如文中写自己病弱之状,就以排比句出之,很有气势。

C.文中写闻十二郎死讯时的将信将疑,以"信然邪""梦邪""真邪"反复申说,用一连串的疑问语气状其迷离惝恍之态,使表达效果倍增。

D.文章同样是写自己衰病之状,先是"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随后又"苍苍者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