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共两课时)第4页

  1、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课件齐读。

  (生: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师:这是待客之道。你真会读书!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叫承前省略。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叫联系上下文。

  2、师: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生: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

  (四)品读: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过渡: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不由让孔君平心生喜爱之情。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生--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齐读。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理解:"曰" "此"。"应声""未闻" "夫子"

(五)、请学生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1、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2、带着理解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之处。

   1、出示思考的问题:"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师:南宋诗人、哲学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的读书方法,请你再细细地读,静静的思考,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可以在书上作批注,现在开始。

   2、品读句子,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3、独立学习思考,并做好批注。

   4、四人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