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1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教案(2)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1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教案(2)第2页

  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经历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数学源自生活,服务生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优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学生学情分析:

  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初等函数的相关知识,有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储备.

  在前面的学习中,初步体会了利用给定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为本节课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生从文字语言向图像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较弱;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不强;抽象概括和局部处理能力薄弱.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通过观察图像选择问题所适用的函数模型,利用演算或计算机数据建立具体的函数解析式.

  难点:怎样合理分析数据选择函数模型和建立具体的函数解析式.

  五、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

  在例1的教学中,提出如何能更为直观的发现函数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选择函数模型的重要方法,即散点图图像,从而让学生有收获,有成就感.在例2的解决过程中,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串,学会对问题的剖析,直达问题的核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并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兴趣.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探究的能力.

  2.分组讨论法.

在例2的教学中,遇到难以选择模型时,通过小组讨论,拓展思维,加强合作,解决问题;在获得函数模型后和课堂总结中,组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成果,扩大成果影响力.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更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