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旅夜书怀》教案1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旅夜书怀》教案1第2页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旧注云: "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老病而休,故用岂、应二字。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结尾的比喻与上文哪句诗相扣?

2.体会这一比喻的情感内涵。

如此江湖落拓,到处飘泊,像个什么?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诗人自叹身世飘零

无论是身后之名,还是生前之功业,似乎都游离于他。当这种悲愤交集的情感,外化投射在一只飘零于茫茫天地之间的白鸥时,诗人晚年飘零、孤独、寂寥的形象,便由此铸就了。

三、课堂小结:

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显出了诗人的孤独凄苦。

四、布置作业:

1.从景物描写中你能说说诗人杜甫的形象吗?

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愁不寐的形象;从"危樯独夜舟"看到他飘泊中的孤寂:融情于景。

2.赏析"垂""涌"的表达作用。

"垂",低垂。因平野广阔,所以群星低垂。一垂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无边。"涌"随波起伏。因大江滚滚,所以水中的月亮才随波起伏。《四溟诗话》评价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四、板书设计:

旅夜书怀

首联 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

颈联 融情于景凄凉孤寂 颌联 意境雄浑阔大

尾联 比喻手法自叹身世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