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第3页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教给他们自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基本的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交流自学成果,体验成功喜悦 

 1.检查朗读情况,适当指导。(正确、流利、停顿适当即可。)

  想不想展示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啊?谁第一个站起来读?他读的时候大家认真听,听他是不是在读古文,听他有没有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2.讲故事以检查学生是否读懂。

  谁把这篇古文的意思弄懂了?能把这个故事简单明白地讲给大家听吗?

  有谁把重点字的意思也弄明白了?谁能站起来给大家讲一讲?除了讲这个字的意思,还要讲一讲它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方、曝、箝、雨、得、禽。)

  3.在字词理解方面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还有问题,那也要注意把它放回语言环境中去感悟,去理解。

  4.归纳条理。

  后人从这个故事提炼出了一个成语,叫什么?鹬蚌相争。(板书:鹬)"鹬"字最难写了,谁来讲一讲,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我也有个好办法:"商"字摘掉帽,上面换个"矛",右边站只"鸟"。就念"鹬"。(板书:蚌相争)谁来讲一讲这个题目?鹬蚌相争,故事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情节的?争。(师板书:鹬啄蚌,蚌夹鹬。互不相让翁得利。)

  5.明理。

  两千多年前,聪明的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故事,巧妙地劝阻了赵王,免去了燕国的一场祸患。你能体会到这个故事的言外之意吗?(燕赵相争,秦国得利。)你从这个故事受到什么启发?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自己有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