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四下 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人教版 四下   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第3页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会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能够运用这个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准确理解"任意"的含义。 德育渗透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数学运用的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前准备 五根小棒、电脑课件、活动记录单 教学流程 学 习 活 动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师:孩子们,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对三角形的特征掌握的非常扎实。在你们的学具袋中,分别有5根不同长度的小棒(长度分别为:9cm,6cm,5cm,4cm,3cm),请任意摸出其中的3根小棒,不要偷看,不能更换,试着摆出一个三角形。

(生尝试摆,有的能摆出来,有的摆不出来。)

师:看来并不是任意三条边都能围成三角形,那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有着一定的学问,到底有什么学问,你们想不想自己研究发现?

二、学生小组活动。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1.以小组为单位,每次从所给的五根小棒中任选三根摆三角形。

2.注意同伴之间合理分配任务,把每次实验的数据和结果依次记录在表中。

3.同时思考:能摆成三角形或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之间有什么关系?

所选三根小棒的长度(单位:厘米) 能否围成了三角形 能( ) 否( ) 能( ) 否( ) 能( ) 否( ) 能( ) 否( ) 能( ) 否( ) 能( ) 否( ) 能( ) 否( ) 能( ) 否( )

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实验成果,你发现什么样的三条边可以摆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三条边摆不成三角形?

三、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强调: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四、课堂检测

基础题:

1.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他运用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

2.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多少?

能力题:王师傅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架子,他已经找到了3厘米和7厘米长的两根木条。他找的第三根木条长几厘米,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