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四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新四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第3页

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利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改写乘除法算式和改编乘除法应用题。

  【重点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情景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你们愿意吗?请大家准备好纸笔,老师这里有几道算式,接下来由我来报算式,请你们把听到的算式记下来,并且计算出结果,要求听清楚了吗?

   2.教师报算式: 5+5+5 12+12+12+12+12 (指名两生在投影片上写)

   3.请同学们看一下你们所记的算式,像这样的算式,你能举例吗?(指名学生报算式,其余听写)

  (1)如在教师或学生报算式的过程中,出现有同学听不清楚的情况,则提问:怎样报才能让大家听清楚呢?

  (2)引导学生感受到按这样的方式报算式不容易记,并且书写麻烦。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5页例2(1)。

   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计算,然后教师巡视检查,可能会出现两种列式:

   用加法:3+3+3+3=12

   用乘法:3×4=12。

  2.反馈、投影校对

  (1)讨论两种书写方式:

   ①用连加形式写; ②写成乘法。

    A.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B.简便在哪里?

    C.比较加法列式与乘法列式的结果、意义是否相同。

  (2)提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呢?

        明确必须是相同加数连加。

  3.揭示乘法的定义

  (1)你能说说什么叫乘法吗?

  (2)教师小结:所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3)投影出示定义、齐读。

  (4)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3 × 4 = 12

因数 因数 积

4.请同学们把上题改编一下,把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变成问题。

学生改编后并列式计算,教师集体讲解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