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1 第7课 忽必烈改制 学案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1 第7课 忽必烈改制 学案第3页

  分析一下,导致这一数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忽必烈吸收"汉法",认识到农耕经济的重要性,切实推行了一系列重视和保护农桑的措施,使被战火破坏的农耕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落后的征服民族必然被他们所征服的先进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2.汉法的采用进一步加快了蒙古族封建化的速度,并使元王朝的统治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蒙汉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

   元朝实行汉法的原因和意义

  史料 汉化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倒退的措施,建议窝阔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当他把征收来的金、银、帛、粟陈列在朝廷上让窝阔台过目时,这个大汗才懂得了行汉法的好处。元世祖即位后,围绕着采用汉法问题,斗争更为激烈。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①仪文制度,尊用汉法,其故何如?"1265 年中原汉族学官许衡针对这一问题给元世祖上疏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使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 使国家而居②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任用汉人,采用汉法。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①就是礼仪制度。"仪文"即礼仪形式。

  ②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1)依据史料,分析元朝实行汉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