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下数学《找规律人教版小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下数学《找规律人教版小学》教学设计第3页

  此题答案不唯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创造规律。

  3.教学例2(数字交替出现的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例2中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与前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1:碗的个数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这个规律还可以用数表示出来,就是:2、3,2、3,2、3......像这样交替出现的。

  学生2:碗的个数总是2、3,2、3,2、3......循环出现的。

  教师总结:这里不再是图形颜色上的变化了,而是图形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图形有规律地排列的背后是数字的有规律的排列、,图形和数字的形式虽然不同,但它们表示相同的规律,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用语言表述得也非常清楚,很好!

  (2)完成例2中第二小题的教学。

  教师:第二小题的排列是否也有规律呢?请两个同学一组,找一找再互相说一说。把你们发现的规律用数字记录下来。

  学生1:图中总是1只鸡妈妈、3只鸡宝宝,1只鸡妈妈、3只鸡宝宝,1只鸡妈妈、3只鸡宝宝......这样有规律地排列的。

  学生2:鸡的只数总是1、3,1、3,1、3......这样循环的。

  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同时指出:虽然图形和数字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表达了共同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例2后面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一些规律,其实,这样的规律还有很多,大家能发现它们吗?

  教师:好,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出示下面习题):

(1)圈一圈,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