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第2页

对于杜甫,你了解多少?(可随机问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从何处搜集到这样的资料,即时进行评价。)

【生讲述,师出示资料:杜甫(生于公元712-死于公元770),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释课题,晓背景。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所写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看课题,齐读。闻的意思是--,对,门中有耳所为听。春眠不觉晓-- ,这个闻是听;空山不见人--,这个闻也是听,作者究竟听到了什么呢?官军--(朝廷的军队)河南河北是指的什么?-- 孩子们请注意,在咱们的古诗中,河特指的是黄河。猜猜江一般指的是什么?(长江)河南河北是指--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收的意思是--收复,题目的意思应该是--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喜讯。

师:这首诗写于唐"安史之乱"时期。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唐王朝变得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思乡难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国家危难之时,这位爱国诗人即使对着春日的花鸟也会心痛得流泪。

忽然有一天,传来了喜讯(指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