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龟虽寿》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龟虽寿》教案第3页

  1.入题: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次喝完酒后,就咏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并以铁如意击打酒壶,以致于酒壶全部缺了口。王大将军为何对这段文字情有独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曹操的《龟虽寿》。

  2.(幻灯展示书法作品《龟虽寿》,学生欣赏)

  高声示范朗读诗歌;再全体学生齐读,要求投入情感,读准节奏。

  3.教师:去年我们学过了一首曹操的诗歌《观沧海》,有同学能背诵吗?(请一学生背诵)

  提问:这首诗歌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情感呢?

  回答、明确:表达了作者统一天下,吞吐日月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4.一学生小组简介曹操其人其作:(这一环节由学生课后通过网上及图书馆的资料查询,用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气韵沉雄,质朴简洁,大巧若拙是曹操诗歌语言艺术上的重要特点。钟嵘《诗品》谓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而《龟虽寿》则是最后一章。这两首诗遥相呼应,写下《龟虽寿》时,诗人已经53岁了,他的北征虽然历尽艰辛,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统一北方扫除了最后的障碍。他在为新的胜利所感奋和鼓舞,一面又清醒地认识到,大业未竟,任重道远,应当乘胜前进,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