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豆腐颂 教案
2018-2019学年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豆腐颂 教案第3页

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 1.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等;

2.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 《婚姻的故事》等; 3.长篇小说《春风》等。 4.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见于台湾报刊。

三、与豆腐有关的名人 1.名人与豆腐 苏东坡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2.金圣叹是清朝才子,他临死前在狱中传出的遗嘱是:"吾儿,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 3.瞿秋白自始至终保持了人格的潇洒,他最后说:"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四、初读文章整体把握

1.文章写了哪些关于豆腐的内容? 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 作用:营养价值高,养颜(3、4节) 工艺做法:泡-磨-滤-添-压(5、6节) 豆腐的历史变迁:汉-宋-清(7、8节) "豆腐"名称的沿革(9节) 豆腐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10节) "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做法(11至16节) 作家梁容若在困苦中"知道豆腐的价值",及有关"豆腐全席"的见闻和感受(17至19节)

2.文章是记叙中兼有抒情韵味的散文。说说文章赞颂了豆腐的哪些特点? 形色味美 富有营养 容易配菜 功用极大 物美价廉 受人欢迎 历史悠久 保持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