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一课时)第2页

  

6+4+6+4=20(厘米)

生2:因为长方形有2条长和2条宽,所以可以分别计算2条长的和为6×2=12(厘米),2条宽的和为4×2=8(厘米),最后再相加,即6×2+4×2=20(厘米)

  

     6×2+4×2=20(厘米)

生3:先算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再乘2,即(6+4)×2=20(厘米)

  

     (6+4)×2=20(厘米)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即可,不强求算法的统一。

师:你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加,即5+5+5+5=20(厘米)

生2:也可以像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那样列式(5+5)×2=20(厘米)。

生3:依据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的特征,也就是4个5厘米,所以可以写成是4×5=20(厘米)

对于以上方法都给予肯定,表扬解答正确的学生。

师:说一说,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呢?跟小组的同学先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总结归纳: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1)根据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依次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把围成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2)结合图形的特征:长方形的特征有对边长度相等,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