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说课稿第5页



(三)体会人物形象

1、同学们,按理说,一个成年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会轻易地改变,是谁让作者卫宣利阿姨的心情得到了如此大的改变呢?课文里写到了好几个人,你觉得对作者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2、是明明,明明是谁?(出示句子)

教师深情地叙述:一个盲孩子,一个生下来就看不见的才5岁的孩子。也就是说明明从来就没见过任何东西,比如:没见过蓝天,白云呢--没见过,红花绿草--生: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大海--,甚至爸爸妈妈都--。她每做一件事,如想喝茶可能会--烫伤;下楼玩可能会--摔倒......他的身边只有那可怕的黑暗。你觉得他怎样?

   通过让学生走近明明,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孩子们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练习。天生失明的孩子,明明会遇到许多的不便,想象她生活中的困难,进一步了解盲童的世界,让明明那种对生活的热爱,那份平常中流露的乐观,感动学生。当学生将文本中的一些地方作了"扩充"后,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过渡:后来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发生变化呢?有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使她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让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三、探究合作,理清脉络。

1、是什么原因使"我"发生了心情变化?学习课文的2-16节。

2、学生合作交流:画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出"我"的心情: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然后分别进行品读。再归纳出是明明的快乐、好奇、善良和关爱他人的心使我的心情变得温暖起来。

让学生逐步感悟是明明让我的心情渐渐快乐起来,明白这里的"番茄太阳"就是明明那颗善良的心。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让学生感悟人物内心世界,指导学生学会朗读,学会倾听,体会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