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作业第2页

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道家"无为"思想

D.法家"法治"思想

解析:题干意思是: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5.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的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

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权利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墨家思想。孔孟的"爱"和"政在得民"都是有阶级差别的,可排除A、D两项;B项只符合孟子的"性本善"主张,三者的共性只有C项,即都主张通过互爱互利从而达到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故应选C项。

答案:C

6.和谐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解析:人与自然和谐,所指为道家思想,道法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则是通过儒家的仁、礼实现的,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7.《商君书》记录了商鞅与其他法家的思想。下列言论与该书思想一致的是(  )

A.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B.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C.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析:取法古代没有过错,遵循礼乐才能没有邪念,这是儒家思想,故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