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选修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作业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选修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作业第3页

是(  )

A.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

B.获得纤维素的分解产物

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D.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

答案 C

解析 如果在所采集的土样中纤维素分解菌含量较少,稀释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后形成的菌落数就更少,不利于挑选所需菌落。通过选择培养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8.(2018·湖南长沙期末)以下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选择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的染色法,需用1 mol/L NaCl溶液处理15分钟

B.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并振荡培养1~2 d

C.经稀释涂布培养后,鉴定的过程需要用到鉴别培养基

D.为确定得到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答案 A

解析 若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不需用1 mol/L NaCl溶液洗去浮色,A错误;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并振荡培养1~2 d,B正确;经稀释涂布培养后,鉴定的过程需要用到鉴别培养基,C正确;为确定得到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D正确。

9.下列与纤维素分解菌及其分离实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实验的操作流程: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B.透明圈是由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刚果红染料形成的

C.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符合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D.纤维素酶只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

答案 C

解析 分离实验的操作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挑选菌落,A错误;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复合物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B错误;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符合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C正确;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