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种群的特征 教案
2018-2019 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种群的特征   教案第1页

《种群的特征》教案

一、教学内容及目的:

  (一)教学目标: 列举种群的特征,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二)德育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三)发展目标:尝试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利用种群的特征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种群的特征。

  2、难点:样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三、授课方式或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物种?

  学生回答: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一)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蚂蚁一起找食物、狼追羊、豹追鹿等图片。

  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引出种群的概念。

  2、分析一下是不是一个种群:

  A、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B、某集市上卖的全部的同种白菜

  C、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 D、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

  学生讨论回答:都不是。A不是一种 ; B不是自然区域;C一定区域内全部个体。

  老师总结:种群概念的要点:①一定自然区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

  3、当从群体水平来看,种群是个体的简单累加吗?个体的特征能代表种群的特征吗?(课件展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一个种群来说,会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呢?)

讨论总结:种群的不同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这时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