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称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称象》教学设计第1页

   21 《称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称象》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曹冲小时候就非常聪明而且善于总结经验,利用学习知识及经验解决一些大人们都难解决的问题。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问题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从曹操高兴的带大臣去看象到引出如何称象,情节环环相扣。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曹冲遇事沉着、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品质。

  文篇幅较长,教师要加强范读和领读.这篇课文可以先从这是一头怎样的象入手,找到相应的小节,通过阅读理解感受到象是那么大,那么重。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到大家想办法,以及官员们的办法为什么不可行上。第三小节虽然也比较长,但学生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因此可以不必作为重点处理。第四小节无疑是本课的重点,但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过分拔高,面面俱到,只要通过看图或实验弄清大象的重量就是等于石头的重量就能把曹冲的办法弄清楚,至于曹冲称象的具体每个步骤只要简单了解不必完全弄明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曹、操、秤、砍、割、线、量"这7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堵、宰、舷"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二) 过程与方法:

  朗读比较文中几种称象的方法,借助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辅助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养成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曹冲称象的步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是怎么做?我们要想办法引导学生理清句与句的关系,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练习表达。

  2.学习用"一边...一边...渐渐"写比较复杂的句子。

  3.弄懂曹冲称象的办法,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二)教学难 点:

  了解曹冲和官员们称象的办法,想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四、教学策略

  读一读,重感悟。朗读是语文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方式。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获得充满灵性的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懂课文的内容,想象课文的情境。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脑中跟随大臣们议论分析,体会思考的场面。通过演读,让学生体会曹冲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说一说,重迁移。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情节的空白处,创设说话的情境,让学生乐说、想说、会说。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曹冲镇静自若的表现;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说曹操为什么微笑的点头,从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