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说》教学设计教案(八年级下册部编本语文)
《23.马说》教学设计教案(八年级下册部编本语文)第1页

           23.马 说

编写者:陈顺英 责任编辑:朱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韩愈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

3、了解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主张。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2、 了解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3、文体常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伯乐( ) 骈死( ) 祗辱( ) 槽枥 ( )( )邪( )

相马( )外见( ) 食马( ) 尽粟一石( )( )

2、再读课文,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

3、借助字典、注释等边解释下列重点词语边串译课文。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 )

(2)骈死于槽枥之间 ( )( )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 )

(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 )

(5)安求其能千里也 ( )( )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 )( )

【合作探究】

 1、 理顺课文结构,概括每段的大意。

2、课文开头提出了什么观点?突出强调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