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说》教学设计教案(八年级下册部编本语文)
《23.马说》教学设计教案(八年级下册部编本语文)第4页

三、综合探究

3、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说说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4、"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三个"之"字的用法是否一样?

5、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解说其表达的语气。

【导航】"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本文中的五个"也"字就是如此。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⑤不以千里称也

  6、 找出文中的"不"字,说说其表达作用。

7、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8、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拓展提升】

一、 文本拓展

               工之侨献琴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弦而鼓之 ( ) ②作断纹焉( )

③易之以百金( ) ④莫不然矣( )

2、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