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二课+地貌形态-新课标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1同步教学导学案(全册)
2018--2019学年 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二课+地貌形态-新课标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1同步教学导学案(全册)第1页

第二单元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貌形态

第二课 地貌形态

课标要求

(2017版)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江苏课程调整方案

(2018版)   本内容为"识别常见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常见地貌是指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教学中可以拓展到地貌成因,但不是重点。 教材分析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本课的编写上侧重于作用的成因,已经与新课标要求不符,故而教师应该重新整理,切不可照搬老教材内容。

学情分析

  知识学情:地貌形态学生的感知较多,但对于其特点没有很好的归纳。   班级情况:高一(1)至高一(4)班学生家境富裕,普遍旅游较多,很好的为本课的教学补充了经验背景。 学习目标 1.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 学生能够简单分析指定地貌景观和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能简单概括该地貌的主要特点。 3.区域认知 学生能够在中国地图上大致归纳出各区域的典型地貌及其特点。 4.地理实践力 学生可以与他人合作利用遥感图像、示意图等工具,对地貌景观深入观察,并设计实验验证其形成过程。 教学课时 2~3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意图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习重点 1.流水作用下的地貌景观及其特点 2.风力作用下的地貌景观及其特点 学习难点 能准确识根据示意图识别各地貌的成因,并归纳出其特点   诵读预热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情,教师可自主的印制一定的诵读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   展示导入   教师自行选取合适的文字、图形、动画等材料,自然导入本课。   预习与填空 (一)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分 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火山爆发等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外力作用 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二)外力作用下塑造的地表形态(注意:看图说话,课本P32-34+P69-70,注意阅读我的自编材料上的各地貌形态的特点)

具体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在温度、水、生物等的影响下使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碎屑物质。如石蛋地形、棒槌山。

风化壳的基本特征有结构疏松、表层颗粒细、组成物质以黏土和碎屑为主等。 风力作用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黄土高原的形成 干燥的内陆及邻近地区 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等。

风蚀蘑菇的特点: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 干旱、半干旱地区 流水作用 流水沉积☆☆☆☆ 出山口:冲积扇、洪积扇 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由高到低,沉积物由厚变薄,颗粒由粗变细。

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 特点:地势平坦、宽广。

入海口:河口三角洲 特点:形态多样且多为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叉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 溶蚀

(喀斯特地貌) 形成石林、溶洞及地下河、漏斗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可归纳为地表高低起伏、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景观。 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冰川作用 冰川沉积 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海浪作用 海浪沉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 备注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