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必修2)
历史:1.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必修2)第2页

【拓展*延伸】

1、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106页)

2、 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概念、原因、特点见《完全解读》107页知识要点5)

表现:①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铁农具、铁犁牛耕、曲辕犁; ② 耕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代田法; ③ 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如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 ④ 农学知识理论不断积累和推广。如《农政全书》等著名的农学著作。

3、 古代农业发展与兴修水利密切相关。(水利兴修的必要性和重大成就)

4、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的形成和特点(略)

  (2)发展的条件:

① 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 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 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④ 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 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4)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安危。但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5、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是否意味着"小农经济"等同于"自然经济"?

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农民家庭)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排斥社会分工,每一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